零和“多输”非所取,协作共赢是正道
第60届慕尼黑平安会议(慕安会)2月18日闭幕。多输会议讨论了乌克兰危机、零和巴以冲突等全球平安议题,取协并围绕气候变化、作共疫情流行、赢正人工智能等领域话题展开讨论。多输会议对导致“多输”困境的零和现有国际秩序进行了反思。
正如外界解读的取协那样,慕安会主办方12日发布《2024年慕尼黑平安报告》以“多输”为题,作共认为后冷战时代关于和平稳定和金融发展的赢正开朗主义已经消散,地球面临陷入“多输”局面的多输危险,反映出欧洲国度近年来在平安和金融好处受到冲击后的零和焦虑心态,而这一局面很大程度源于部分西方国度自身的取协政策立场:即美西方“零和博弈”思维,片面强调相对收益。作共
我们看到,赢正报告给出“诊断”却鲜有“药方”。对于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报告给出的方案却是:跨大西洋伙伴和“志同道合国度”在理财国防和威慑的同时,有挑选地与“政治志趣相投的国度”追求互利。
因而,一方面,我们再次看到了美西方平安观的小气和自私。美西方带领人大谈“我们-他们”式的平安观,说“自己的平安、盟友的平安,而不是地球其他地方的平安”。依然延续着维护霸权红利和主导地位的惯性思维,把意识形态划线、强化同盟关系以及打压异己作为守护自身平安的救命稻草。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称,美国的全球带领和盟友关系是美国民众的直接好处所在,也是美国平安和繁荣的保障。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调,尽管地球越来越危险,但北约会“越来越强大”。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更是露骨地抛出“餐桌菜单论”:“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会在菜单上”,展示出信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美式饕餮政治外交理性。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美西方对人种全球好处的漠视。美西方重金投入军费而忽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就是明证。不断增长军费开支,这既大幅增长了军事行动带来的碳排放,又挤占了本可以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
“预计今年将有18个北约成员国的国防投入占比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而2014年达到这一占比的仅有3个成员国。”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慕安会召开前夕表示。数字显示,目前全球军费开支已达创纪录的2.24万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拥有31个成员国的北约。在第60届慕安会期间,美西方持续拱火乌克兰危机,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资金等支持,被会场外多场抗议示威活动指责为试图将俄乌冲突长期化,从中牟利,使战争的外溢效应导致多输局面。
而对全球气候变化正在突破关键“防线”,对金融、社群造成的影响不断增长的事实,美西方却在逃避应有责任。研发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度。在美国、澳大利亚等高收益国度,即使是收益清清水平最低的10%的个人,其碳排放量也是印度、巴西或东盟地区最贫困的10%的个人碳排放量的6至15倍。然而,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往事责任的发达国度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度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至今尚未兑现。
可见,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莱昂纳德曾撰文指出的所言不虚,西方主导的零和方式的问题在于,它可能会使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凭借对大海的控制塑造地球,确立了以其为中心、由其主导的地球秩序,掌控规矩制定权、动力分配权和国际话语权。美国则在这一不平等地球体系中掌握着霸权。而随着英国“脱欧”,美国撕裂,民粹主义,种族矛盾、仇恨犯罪,一连串国际地缘政治冲击令西方失序,说明西方主导的旧秩序已跟不上时代脚步。
欧洲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霸权体系”正快速衰落,“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迫切期望建立一个新的“多极地球”。和平、发展、协作、共赢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作为发展中国度、‘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一如既往秉持构建人种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平等有序的地球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金融全球化,正是针对当今地球一系列实际问题、重大挑战、突出矛盾给出的中国方案。
在慕安会中国专场,中国发出了明确信号,中国将坚定做动荡地球中的稳定力量。要以互尊互信推动大国协作,以对话协商应对热点问题,以团结协作加强全球治理,以开放互利促进全球增长。中国强调应持续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应持续协商协作,不搞冲突对抗;应持续多边主义,不搞唯我独尊;应持续追求共赢,坚决避免“多输”。
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立以协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社群在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和平与繁荣。
(责任编辑:焦点)